豬苓
發布日期:2019-03-04 瀏覽次數:2068
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Polyporus umbellatus(Pers.)Fries的干燥菌核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,干燥。
【性狀】 本品呈條形、類圓形或扁塊狀,有的有分枝,長5~25cm,直徑2~6cm。表面黑色、灰黑色或棕黑色,皺縮或有瘤狀突起。體輕,質硬,斷面類白色或黃白色,略呈顆粒狀。氣微,味淡。
【鑒別】 (1)本品切面:全體由菌絲緊密交織而成。外層厚27~54μm,菌絲棕色,不易分離;內部菌絲無色,彎曲,直徑2~10μm,有的可見橫隔,有分枝或呈結節狀膨大。菌絲間有眾多草酸鈣方晶,大多呈正方八面體形、規則的雙錐八面體形或不規則多面體,直徑3~60μm,長至68μm,有時數個結晶集合。
(2)取本品粉末1g,加甲醇20ml,超聲處理30分鐘,濾過,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取麥角甾醇對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通則0502)試驗,吸取供試品溶液20μ1、對照品溶液4μl,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,以石油醚(60~90℃)-乙酸乙酯(3:1)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噴以2%香草醛硫酸溶液,在105℃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
【檢查】 水分
不得過14.0%(通則0832第二法)。
總灰分
不得過12.0%(通則2302)。
酸不溶性灰分
不得過5.0%(通則2302)。
【含量測定】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(通則0512)測定。
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
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;以甲醇為流動相;檢測波長為283nm。理論板數按麥角甾醇峰計算應不低于5000。
對照品溶液的制備
取麥角甾醇對照品適量,精密稱定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,即得。
供試品溶液的制備
取本品粉末(過四號篩)約0.5g,精密稱定,置具塞錐形瓶中,精密加入甲醇10ml,稱定重量,超聲處理(功率220W,頻率50kHz)1小時,放冷,再稱定重量,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,搖勻,濾過,取續濾液,即得。
測定法
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,注入液相色譜儀,測定,即得。
本品按干燥品計算,含麥角甾醇(C28H44O)不得少于0.070%。
飲片
【炮制】 除去雜質,浸泡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。
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厚片。外表皮黑色或棕黑色,皺縮。切面類白色或黃白色,略呈顆粒狀。氣微,味淡。
【檢查】 水分
同藥材,不得過13.0%。
總灰分
同藥材,不得過10.0%。
【含量測定】 同藥材,含麥角甾醇(C28H44O)不得少于0.050%。
【鑒別】(除切面外) 【檢查】(酸不溶性灰分)
同藥材。
【性味與歸經】 甘、淡,平。歸腎、膀胱經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 6~12g。
【貯藏】 置通風干燥處。